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别让“忍一忍”变成“大麻烦”

2025-10-20

结石卡在输尿管时,本身就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憋尿会进一步升高尿路内的压力,像“给堵塞的管道再加压”,引发更剧烈的肾绞痛(腰部或下腹部剧痛)。

若结石完全梗阻输尿管,憋尿导致的压力升高会迅速传递至肾脏,引发急性肾积水。短期内可能出现腰部胀痛,长期则会压迫肾实质,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不可逆的肾萎缩。

3. 尿液滞留,感染“趁虚而入”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持续流动能冲刷尿路,减少细菌滋生。憋尿时尿液长时间滞留,细菌(如大肠杆菌)会在温暖、浓缩的尿液中大量繁殖,引发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

对结石患者来说,感染风险更高:结石表面粗糙,容易吸附细菌,尿液滞留会让细菌在结石周围形成“生物膜”,抗生素难以渗透,导致感染反复发作,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

憋尿

这些情况憋尿,危险系数更高

并非所有结石患者憋尿的风险都相同,以下情况尤其需要避免:

– 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管腔狭窄,憋尿导致的压力升高更易引发剧烈疼痛和肾积水;

– 结石合并感染史者:曾因结石引发尿路感染的人,憋尿会让感染复发概率增加2-3倍;

– 肾结石位于肾下盏者:肾下盏的结石本身排出难度大,憋尿导致的尿液逆流会让结石更难移动,甚至嵌顿在盏颈处。

泌尿结石

结石患者如何避免憋尿?记住这几点

对泌尿结石患者来说,保持规律排尿是保护尿路健康的基础,可从这些细节入手:

1. 主动排尿,不“硬扛”

养成“有尿意就及时排出”的习惯,即使工作忙碌,也要每2-3小时主动去一次厕所,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睡前1小时少喝水,但夜间有尿意时不要憋尿,以免尿液滞留一整夜。

2. 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数

每天喝2000-3000毫升温水(约8-10杯),通过增加尿量减少尿液浓缩,既能预防结石增大,也能通过频繁排尿自然避免憋尿。但需注意:若已存在严重肾积水,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 特殊场景提前准备

长途旅行、会议前尽量排空膀胱,途中每隔1-2小时停车休息排尿;选择离厕所较近的座位,减少“不方便去厕所”的情况;若因工作性质需要久坐,可定闹钟提醒自己定时起身排尿。

最新文章

胆囊息肉需要切除的情况

中医

 

阅读16471

胆结石夜间发作?

中医

 

阅读12294

出现排尿中断可能是膀胱结石

中医

 

阅读19639

胆囊问题与肝脏息息相关

中医

 

阅读12056

从腹痛到腹泻,身体在发出这些信号

中医

 

阅读1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