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胃疼还是胆囊疼?

2025-10-16

一、看疼痛位置:细微差别藏线索

胃和胆囊都位于上腹部,但疼痛的“中心点”和放射范围有差异:

– 胃疼:

胃位于上腹部偏左,靠近心窝处(胸骨剑突下方)。胃疼多集中在这个区域,可能表现为“心窝痛”或上腹部正中间疼痛,有时会向左腰背部放射。若为胃溃疡,疼痛点相对固定;若为胃炎,可能是弥漫性的上腹部不适。

– 胆囊疼:

胆囊位于右上腹,紧贴肝脏下方。胆囊疼的核心位置在右上腹(右侧肋骨下缘),按压这个部位时疼痛会加重(医学上称为“墨菲征阳性”)。疼痛可能向右肩、右肩胛骨下方或后背放射,这是因为胆囊的神经与右肩背部神经存在关联。

胆囊和胃

二、看疼痛性质与诱因:饮食是重要“试金石”

疼痛的发作规律、性质,尤其是与饮食的关系,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胃疼的典型特点:

– 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烧灼感,或“空腹痛”(饿的时候疼,吃点东西能缓解)。若为胃溃疡,可能是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出现疼痛,持续1-2小时后缓解;若为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夜间痛”或空腹时剧痛,进食后减轻。

– 诱因:与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饥饿过度)、吃辛辣刺激食物、饮酒、精神紧张密切相关。发作时喝温水或吃少量温和食物(如粥),疼痛可能暂时缓解。

胆囊疼的典型特点:

– 疼痛性质:多为剧烈的绞痛或胀痛,呈阵发性发作,疼起来“坐立难安”,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数小时甚至更久),不会因进食而缓解,反而可能加重。

– 诱因:与吃油腻食物(如红烧肉、油炸食品、蛋黄)密切相关。很多人在聚餐吃了高脂餐后1-2小时突然发作,这是因为胆囊需要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脂肪,结石或炎症会导致收缩时疼痛加剧。

三、看伴随症状:“附加信号”助判断

胃与胆囊

除了疼痛本身,伴随的其他症状能提供更多线索:

– 胃疼常伴随:

反酸、烧心(胃内容物向上涌)、嗳气(打饱嗝)、食欲不振、恶心,部分人会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酸味)。若为胃溃疡出血,可能出现黑便(柏油样便)。

– 胆囊疼常伴随:

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有苦味)、发热(提示胆囊发炎),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眼睛发黄,尿色加深)——这是因为结石阻塞胆管,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逆流进入血液所致。

四、看发病人群与病史:风险因素有侧重

– 胃疼:

多见于饮食不规律者、长期熬夜压力大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或有胃炎、胃溃疡病史的人。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年轻人因生活习惯问题更常见。

– 胆囊疼:

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肥胖女性、多次生育者,或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的人。这类人往往有“吃油腻就犯病”的规律。

胆囊疼还是胃疼

分不清时该怎么办?

若通过上述特点仍难以判断,或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

– 排查胃疼:可做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明确是否有胃炎、溃疡等;

– 排查胆囊问题:可做腹部超声(首选),查看胆囊是否有结石、炎症或肿大。

最新文章

胆囊息肉需要切除的情况

中医

 

阅读14962

胆结石夜间发作?

中医

 

阅读14482

出现排尿中断可能是膀胱结石

中医

 

阅读18284

胆囊问题与肝脏息息相关

中医

 

阅读14465

从腹痛到腹泻,身体在发出这些信号

中医

 

阅读15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