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里高血压病人就明显多了起来。很多人觉得只是天冷了,穿暖点就没事,其实不然。高血压这个事,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
尤其是气温骤降的时候,最容易出状况。有人可能会问:天气降温,怎么就跟血压扯上关系了?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天气变冷,对高血压到底有多大影响?
先说几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实。当气温下降超过7℃,人的血管会反射性收缩,血压会平均升高6~10 mmHg。这还只是平均。有些人身体调节能力差,升得更猛。
某机构曾做过一项追踪调查,发现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高血压急诊病例的密集期。再来一个数据:一组对1万多名中老年人的健康跟踪发现,冬季血压水平比夏季高出约8%~12%。
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变化最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大致有三个机制:
- 1. 血管收缩:低温下,血管自动收紧,增加外周阻力,血压自然升高;
- 2. 交感神经兴奋:冷刺激会激活交感神经,心跳变快,血压也就跟着上去了;
- 3. 活动减少:天冷懒得动,血液循环变慢,容易血压波动。
所以说,“冷”不是小事,尤其对本身血压就不稳的人来说,冷空气是个看不见的“催化剂”,很容易引发意外。
高血压的背后,有这5个常被忽视的原因
说起高血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遗传”或者“年纪大了”。其实,真正的诱因远比你想的复杂。尤其是下面这5种情况,最容易被忽略。
1. 长期味重口重,盐吃太多
不是说你天天吃咸菜才算吃盐多。很多人以为自己清淡饮食,其实汤里、酱料里、加工食品里全是盐。钠摄入量一多,水分潴留、血管压力上升,血压就跟着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