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科学中,并没有 “上火” 这一症状,与之较接近的概念是炎症(Inflammation)。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口腔溃疡、口唇溃烂、牙疼、咽喉痛、长痘等 “上火” 症状,其实都是炎症的表现,且这些症状都有因可循、有方可治。本期就带大家了解引起发炎的常见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改善炎症。
日常生活中,多种可人为控制却常被忽视的因素会引发炎症,主要有以下三种:

压力是诱发炎症的重要因素。很多人都有 “着急上火满嘴长泡” 的体验,这是人体遭受巨大压力时,口面部等部位出现水泡或脓包的现象,与单纯疱疹病毒(HSV)密切相关。HSV 在人群中感染率超 90%,初次感染后会终身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压力超标时,压力激素水平升高,五羟色胺和多巴胺表达变化,会激活潜伏的疱疹病毒,使其沿神经细胞移动到末端大量增殖,引发皮肤和黏膜炎症性疱疹,如嘴角流脓、针眼麦粒肿、反复口腔溃疡等,面部额头、眼周、下巴等部位也可能冒出疼痛的痘痘。此外,暴晒和月经周期激素波动超过承受阈值,也可能引起疱疹病毒爆发,不少女性月经前皮肤更易长痘。

熬夜也是炎症的重要诱因。睡眠不足会大幅提升炎症爆发的机会。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有固定的昼夜节律,睡眠不足会扰乱免疫系统节律,升高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诱发免疫细胞促炎症分化,引起交感神经和血管内皮活化,进而升高炎症水平和血压。皮质醇的昼夜节律与睡眠 – 觉醒节律密切相关,早上自然激增促进觉醒,午夜前后达最低点,入睡 2 – 3 小时后重新合成,清晨达顶峰。熬夜错过正常起床时间,可能出现 “睡眠宿醉”,即使睡够时间仍昏昏沉沉。同时,睡眠不足会激活促炎症免疫,扰乱血压血糖调控,升高皮质醇水平,损害皮肤水油平衡,扰乱肠道、口腔和皮肤菌群,激活疱疹病毒,导致脸上长痘或口腔溃疡等 “上火” 症状。
缺水是严重的炎症诱发因素。人类体重 60% 以上是水,充足水分是细胞、组织和器官正常运行的基础,良好的水合状态才能保证人体正常功能。脱水会增加人体工作负荷,阻碍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升高炎症水平,还可能引发体温调控异常和细胞死亡等问题。

脱水导致的关节和黏膜不适很常见。关节软骨 70 – 80% 是水,关节滑液起营养、减震等作用,脱水会使关节滑液减少,加重关节疼痛,对痛风、关节炎患者而言,多喝水是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黏膜方面,长时间不喝水会导致口干舌燥、咽喉干燥,早上张嘴呼吸睡觉易因缺水出现口臭,这是口腔微生物异常变动所致。口腔和咽喉黏膜干燥、黏液异常还会引起内皮龟裂,增加有害微生物感染机会。
了解这些炎症诱因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及时补充水分等方式,有效预防和改善炎症,减少 “上火” 症状的发生。若想获取更详尽知识,可在科学网页上输入 “inflammation, reason”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