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瘾,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毒品,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日常物质同样极易让人成瘾。相比毒品的违法属性带来的警惕性,这些以合法方式存在的物质更易被忽视危险性,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强烈依赖,最终丧失正常工作生活能力甚至思维能力。了解这些物质的成瘾机制,才能有效规避成瘾深渊。
DSM-Ⅴ 将对成瘾性物质的依赖定义为物质使用障碍(SUD),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心理健康疾病,表现为对物质使用失去控制,在生活、家庭、工作等方面引发显著问题。成瘾是最严重的 SUD 形式,而许多合法物质都可能导致这种障碍。
阿片类药物是常见的成瘾性止痛药,包括羟考酮、氢可酮、哌替啶、芬太尼、可待因等。它们通过附着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上阻止疼痛信号传递,医疗上用于止痛。这类物质成瘾性极强,类似物质中的海洛因成瘾评分达满分 3 分,可卡因 2.39 分,用于治疗阿片成瘾的美沙酮也达 2.08 分。美剧《成瘾剂量》就真实呈现了人们因服用止痛药奥施康定而终生成瘾的悲剧,令人警醒。

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抗焦虑药和镇定剂,如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地西泮,通过作用于大脑 γ- 氨基丁酸受体产生镇静效果,成瘾评分为 1.83 分。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用于治疗癫痫、焦虑和睡眠障碍,作用机制类似苯二氮卓类,成瘾评分 2.01 分,其他安眠药如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也有类似成瘾风险。
兴奋剂类物质包括哌醋甲酯、苯丙胺等,医疗上用于治疗多动症和发作性睡眠病。它们通过增加大脑活动、提升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来提高警觉性与精力,其中安非他明成瘾评分 1.63 分,类似物质甲基苯丙胺(冰毒)更是成瘾性极强。
酒精作为使用最广泛的精神活性药物,全球饮酒者超 20 亿人,在最易上瘾物质中排名第六,成瘾评分 1.93 分(大麻 1.51 分)。它能使大脑奖励系统多巴胺水平上升 40% 至 360%,全球约 2.4 亿人患酒精使用障碍,每年超 300 万人死于饮酒相关问题。

烟草中的尼古丁成瘾性同样不容忽视,成瘾评分 2.21 分,会使大脑多巴胺水平上升 25% 至 40%。超过三分之二尝试抽烟者会对烟草产生依赖,全球约 11 亿吸烟者中,每年有超 800 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这些合法成瘾物质的危害在于其隐蔽性。它们多通过医疗渠道或日常消费获得,初期使用常带有正当目的,如止痛、抗焦虑、助眠等,却在反复使用中逐渐让人产生依赖。与毒品相比,人们对这些物质的警惕性更低,更难察觉成瘾迹象,等到出现严重问题时往往已难以戒断。

物质成瘾并非个性脆弱导致,而是物质特性与人体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常见合法物质的成瘾风险,在使用时保持谨慎,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控制烟草酒精摄入,才能避免落入日常成瘾的 “隐形陷阱”,守护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