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削弱肠道屏障,增加疾病易感性

2025-08-25
有人认为高纤维食物既费牙又难以消化吸收,不适合肠胃弱的孩子和老人,医生也常建议多吃好消化的东西。也有人知道膳食纤维对胃肠有益,缺了容易便秘,但若没有便秘问题就不当回事,甚至觉得老人孩子不喜欢纤维的话,吃点益生元、益生菌就行,认为这和膳食纤维没区别。事实上,这些想法都不正确!长期缺乏纤维的饮食不仅会扰乱胃肠道蠕动节律,更会削弱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抗感染能力。
2016 年《Cell》杂志的研究有惊人发现:当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时,肠道中原本共生的一些细菌会因没有纤维 “可吃”,转而吃掉肠道黏液蛋白。研究者给定植了 14 种人类常见共生菌的无菌小鼠投喂不同饮食,发现无纤维饮食小鼠的黏液层明显变薄,降解黏液蛋白的菌增殖,相关酶表达量增加;高纤维与无纤维饮食交替投喂时,小鼠结肠黏液层厚度和粪便细菌也会交替变化;益生元组小鼠黏液层厚度虽略高于无纤维组,但显著低于高纤维组,且粪便中降解黏液的细菌大量增加,说明益生元不能替代膳食纤维。
纤维缺乏还会导致抗感染能力降低。研究者用鼠柠檬酸杆菌感染不同饮食的小鼠,模拟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结果显示,正常饮食组小鼠粪便中致病菌含量显著低于纤维缺乏组;感染 10 天后,纤维缺乏组小鼠体重减少五分之一以上且全体阵亡,正常饮食组体重无明显变化,解剖发现纤维缺乏小鼠肠道严重感染。2021 年该团队在《GUT MICROBES》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即便拥有正常菌群,长期纤维缺乏饮食也会使肠道黏液层变薄,抵抗病原体能力明显降低。
2019 年《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提出,无纤维或无纤维无多糖饮食不仅导致黏液层变薄,还会引起肠道菌群异常。连续 7 天此类饮食的小鼠,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减少,肠腔内细菌多样性降低,黏液层中细菌多样性升高,提示黏液层隔离能力下降,分解黏液的微生物增加,感染机会明显升高。
针对人类的研究同样表明纤维缺乏的危害。2018 年《Am J Clin Nutr》的系统综述指出,低纤维饮食者粪便中有益菌更少,丁酸含量更低。2021 年《Cell》的研究显示,短期无纤维饮食会改变人体肠道菌群,降低菌群恢复力和 “抗压” 能力。与正常饮食者相比,纤维缺乏者在外部因素扰乱菌群后,恢复速度明显更慢。这也解释了为何同样外出就餐,有些人容易拉肚子,正是纤维缺乏导致抗病原体能力下降。
更值得关注的是,肠道菌群抗压能力降低会削弱人的心理抗压能力,使人面对压力时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有伤害自己或攻击他人的行为。这与高脂高糖饮食后健康人压力敏感性升高的发现相互印证。
综上,膳食纤维并非可有可无,缺乏会严重损害肠道健康和整体免疫力,影响身心健康。日常饮食中应像重视小扁豆等豆类一样,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守护肠道屏障,提升抗病能力。

最新文章

嘲讽中医姑姑老古董,偷喝她的“桑葚水”半个月

推荐

 

阅读19400

连吃21天“银耳羹”后打脸了

中医

 

阅读19396

坚持吃“酒酿圆子”三个月,痛经消失了

中医

 

阅读18530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4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

中医

 

阅读13671

女人少吃绿豆,多吃5样,补足气血

中医

 

阅读1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