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益生菌干预助力肠道致病菌清除 联合治疗效果更显著

2025-08-18
一项针对肠道致病菌清除的荟萃分析从 1395 项研究中筛选出 29 项随机对照试验,涵盖 2871 名受试者,深入探究益生菌干预对肠道致病菌 “去定植”(即微生物停止在黏膜表面持续繁衍)的效果。受试者分别接受单独益生菌干预、益生菌联合传统治疗或安慰剂干预,结果证实益生菌在清除肠道致病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整体效果看,益生菌干预组的致病菌清除率达 77%,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 67.2%,合并优势比为 0.59,明确显示益生菌有利于清除致病菌。亚组分析表明,这种效果在全球不同地区(北美、欧洲、亚洲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广泛适用性。更值得关注的是,益生菌联合传统药物或抗生素干预时,致病菌清除率提升至 78.65%,而安慰剂联合常规治疗组为 72.19%,合并优势比 0.51,说明常规治疗与益生菌结合能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
不同类型益生菌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基于乳酸杆菌的益生菌干预(16 项研究)表现突出,干预组致病菌清除率 6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 53%,证实乳酸杆菌型益生菌在致病菌清除中的优势。基于双歧杆菌的干预(5 项研究)中,干预组 80% 的清除率与安慰剂组 78% 相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上未能定论明显效果。此外,3 项研究证实布拉氏酵母型益生菌也有助于清除致病菌,但需注意其作为真菌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及感染风险,不建议将其等同于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使用。
针对特定致病菌,益生菌联合治疗展现出精准效果。在艰难梭菌清除及复发抑制方面,益生菌联合传统药物有效率达 76.9%,远超安慰剂组的 49.5%(8 项研究);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益生菌干预清除率显著高于安慰剂(4 项研究);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益生菌干预组清除率同样显著占优(5 项研究),且菌株选择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益生菌类型和致病菌类型可有效预测清除效果,但地域因素和益生菌浓度对效果无显著影响。
益生菌干预对肠道菌群整体的影响呈现复杂性,对个体肠道菌群 α 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不一致,部分研究显示升高,部分则显示降低。但在菌群组成上,益生菌干预能显著降低耐药克雷伯氏菌、柠檬酸杆菌、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含量。
益生元的辅助作用也得到验证(10 项研究,含 1 项人类研究):低聚木糖可降低产气荚膜梭菌含量;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有助于减少梭状芽孢杆菌;低聚果糖、甘露糖寡糖和 β 葡聚糖能降低沙门氏菌含量。
综上,益生菌干预能有效清除肠道致病菌,联合传统治疗效果更优,其中乳酸杆菌型益生菌表现最为突出。这一结论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抵抗感染和炎症提供了科学依据,提示合理选择益生菌菌株是发挥其健康效益的关键。

最新文章

嘲讽中医姑姑老古董,偷喝她的“桑葚水”半个月

推荐

 

阅读14530

连吃21天“银耳羹”后打脸了

中医

 

阅读11498

坚持吃“酒酿圆子”三个月,痛经消失了

中医

 

阅读13667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4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

中医

 

阅读12100

女人少吃绿豆,多吃5样,补足气血

中医

 

阅读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