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助力人体排出微塑料的天然 “清道夫”

2025-08-11

# 植物乳杆菌:助力人体排出微塑料的天然“清道夫” 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已成为无处不在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海洋、土壤、空气和食品中。研究发现,微塑料可在人体血液、胎盘、肝脏、大脑等多个组织器官中检出,给健康带来潜在风险。面对难以完全避免的微塑料暴露,增强人体排出能力成为积极应对的新思路。 人体自身可通过排便、排尿、流汗等方式排出部分微塑料,多喝水、多摄入膳食纤维、适量运动等能促进这些途径的排泄。但对于纳米塑料(<100nm)、亲脂性微塑料及沉积在肺泡深处的微塑料,人体自身清除能力有限。较大微塑料(>150微米)易随粪便排出,而纳米塑料可能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甚至穿透血脑屏障长期残留;亲脂性微塑料易在体内蓄积并干扰内分泌;吸入的微塑料还可能沉积在肺泡深处,难以通过纤毛运动清除。 2025年《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研究为微塑料排出带来新希望:植物乳杆菌或能有效促进微塑料排出。细菌实验显示,不同植物乳杆菌菌株的抗氧化能力和结合纳米塑料的能力存在差异。对微塑料暴露小鼠的研究发现,干预组补充植物乳杆菌后,肝脏和肠道微塑料含量显著降低,粪便中微塑料含量相应升高,表明植物乳杆菌可促进微塑料通过粪便排出。 微塑料暴露会损害肝脏功能,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浸润。而7/8的植物乳杆菌菌株能显著恢复肝脏功能,减少肝细胞坏死,减轻炎症水平,且抗氧化和结合微塑料能力越强的菌株,保护效果越明显。在肠道保护方面,多数植物乳杆菌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肠道炎症。 机制研究显示,植物乳杆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修复肠道屏障、增强胆汁酸代谢发挥作用。微塑料暴露会扰乱胆汁酸代谢,减少肝脏和肠道胆汁酸含量,而植物乳杆菌能增强肝脏合成和重吸收胆汁酸的能力,缓解微塑料对肝细胞的损伤。同时,植物乳杆菌可逆转微塑料导致的菌群紊乱,降低与炎症相关的细菌丰度,进一步减轻组织损伤。 这一发现与传统认知和早期研究相呼应。古人早已认为发酵食物中的乳酸菌能帮助清理毒素,现代研究也证实,植物乳杆菌NS5可修复高胆固醇饮食对肝脏的损伤,发酵乳杆菌NS9能修复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和记忆损伤,瑞士乳杆菌NS8可改善肠道炎症和皮肤损伤。 面对难以回避的微塑料暴露,补充植物乳杆菌为人体提供了主动防御的可能。通过摄入富含植物乳杆菌的发酵食物,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微塑料排出能力,或许能成为应对微塑料污染的实用策略,为健康增添一道天然防线。

最新文章

嘲讽中医姑姑老古董,偷喝她的“桑葚水”半个月

推荐

 

阅读19360

连吃21天“银耳羹”后打脸了

中医

 

阅读16402

坚持吃“酒酿圆子”三个月,痛经消失了

中医

 

阅读19512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4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

中医

 

阅读18409

女人少吃绿豆,多吃5样,补足气血

中医

 

阅读1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