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道菌群:人体隐形的“解毒卫士” 很多人仍将肠道菌群视为无足轻重的寄生物,实则健康与疾病的背后,肠道菌群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解毒功能上,以乳酸菌为代表的肠道有益微生物,更是人体对抗有害物质的重要“防护盾”。 人体三大解毒器官中,肠道的解毒重任主要由肠道微生物承担。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担忧食物中的潜在风险:镉污染的米面、果蔬残留的农药、外卖中的微塑料、烤肉里的苯并吡、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这些有害物质防不胜防,即便心存疑虑,出于各种原因人们往往仍会食用,由此产生的健康焦虑挥之不去。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血液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本土居民,更凸显了环境与饮食中有害物质暴露的普遍性。 面对这些威胁,肠道菌群中的乳酸菌展现出强大的解毒能力。
近年来研究发现,乳酸菌通过多种机制减轻毒素危害:其分泌的胞外多糖可直接吸附毒素,像“海绵”一样阻止毒素穿过肠道屏障;促进肠道蠕动,缩短毒素停留时间,加速其随粪便排出;修复受损的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毒素进入血液和器官的机会;调节肠道pH值与氧化平衡,抑制肠上皮对毒素的吸收;还能参与解毒酶的基因表达,增强人体代谢毒素的能力。例如,最新研究证实植物乳杆菌可促进微塑料排出,降低其对肝脏和肠道的损伤。 现实案例也印证了乳酸菌的作用。日本虽日常塑料制品使用量极高,从便当盒到瓶装饮料几乎无处不在,但国民健康与长寿水平并未受显著影响,这与当地发酵食品(如纳豆、酸奶)的大量消费密不可分——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持续为肠道提供解毒支持,成为应对塑料危害的隐形防线。
肠道菌群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解毒效率。当菌群紊乱、肠道屏障受损(即“肠漏”)时,毒素更易进入血液,加重肝肾解毒负担;而通过益生菌调节菌群,既能主动清除毒素,又能加固肠道防线,从源头减少毒素危害。 与其对食物中的有害物质过度恐惧,不如关注肠道菌群的“解毒潜力”。合理摄入富含乳酸菌的发酵食品,维护肠道菌群平衡,能让这些“隐形卫士”更高效地对抗有害物质。肠道菌群的研究不断揭示:健康的核心不仅在于器官本身,更在于与这些微小生物的和谐共生——它们用无声的努力,为人体筑起一道抵御毒素的天然屏障。
乳酸菌通过多种机制减轻毒素危害
2025-08-11最新文章

- 嘲讽中医姑姑老古董,偷喝她的“桑葚水”半个月
-
推荐
阅读17234

- 连吃21天“银耳羹”后打脸了
-
中医
阅读13397

- 坚持吃“酒酿圆子”三个月,痛经消失了
-
中医
阅读16751

-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4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
-
中医
阅读19091

- 女人少吃绿豆,多吃5样,补足气血
-
中医
阅读1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