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2025 年世界卫生统计》列出了全球 185 个国家和地区的寿命等数据。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长寿更可能与安全的食物、健全的体育锻炼场所相关,医疗更多是辅助作用。
预期寿命是评估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指某特定年龄的人在当前死亡率水平下平均可生存的年数,常说的是出生时预期寿命。2025 年世界预期寿命为 71.4 岁,男 68.9 岁,女 74.0 岁。日本以 84.5 岁居首,男 81.7 岁,女 87.2 岁;中国(大陆)排名第 34,为 77.6 岁,男 75.0 岁,女 80.5 岁;美国 76.37 岁,居第 46。

更应关注的是健康预期寿命(HALE),指特定年龄下预计无重大失能或严重健康限制生存的年数,即能日常自理、生活质量良好,疾病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025 年全球健康寿命 61.9 岁,男 60.9 岁,女 63.0 岁。日本为 73.4 岁,男 71.9 岁,女 74.8 岁;中国(大陆)68.6 岁,男 67.2 岁,女 70.1 岁。多数国家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差值为 10 年,意味着很多人最后 10 年带着严重疾病无法自理。

人人都想长寿,更希望拥有长健康寿命,最好接近预期寿命,即寿终正寝。这在高收入国家健康生活方式、健全医疗制度、良好慢病控制的地区较常见。
普通人想让健康寿命接近预期寿命,可保持健康肠道菌群,方法包括:均衡多样化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不熬夜久坐;不暴饮暴食;重视牙齿、听力和排便健康;压力大时放松调节;控制慢性疾病;注意烹饪温度与食物安全。

结合之前认知症的内容,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认知症等疾病、延长健康寿命至关重要,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让人有尊严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