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处暑十八盆”,说的是处暑后洗澡水都凉得快。要我说啊,这时候的吃食才最妙:暑气未散尽得用鲜辣提神,秋燥已探头得拿温润打底。这不,我家的周末家宴菜单早琢磨好了——三盘小炒吊胃口,一锅暖汤养脾胃,保管吃得全家眉毛跳舞!
二、鲜掉眉毛的时令三炒
1. 韭香螺片:海陆双鲜的秋之吻
大清早赶海货摊子抢的薄壳海螺,老板现给起肉片成蝉翼薄。回家热锅凉油爆香蒜末,”刺啦”一声倒进螺片的瞬间,整个厨房立马飘起带着海潮气的鲜甜。关键得掐着表——20秒!多一秒就老,少一秒嫌生。临出锅前撒把当季头茬韭菜,墨绿的叶儿衬着雪白螺肉,筷子夹起来还颤巍巍的。
小贴士:买不到鲜螺?用冰鲜北极贝代替也行,但记得用姜汁料酒腌十分钟去腥,那爽脆劲儿也不差呢!
2. 藕带炒牛肉:脆嫩二重奏
湖北来的泡椒藕带酸辣够劲,和牛里脊简直是天仙配。牛肉切柳拿生抽淀粉抓匀,热锅快炒到七分熟盛出。重新烧油煸香泡椒,藕带”咔吱”一声跳进锅里的动静,听得人腮帮子自动分泌口水。最后牛肉回锅兜两下,红白黄三色纠缠着,夹一筷子能扒拉半碗饭。
3. 茭白虾仁:江南水乡的味道
这时候的茭白水嫩得能掐出琼浆玉液来,剥好的青虾仁用蛋清浆过。讲究人得用猪油炒,看着象牙白的茭白渐渐染上琥珀色,虾仁蜷成小月牙状就赶紧出锅。撒点碧绿的葱花,嚯!鲜得能让人把舌头也吞下去。
三、暖到心窝的陈皮老鸭汤
三盘小炒虽美,没碗镇场子的汤可不行。菜场老张给留了只两年老鸭,配上十五年新会陈皮、当季的山药和玉米。砂锅小火咕嘟两小时,揭盖那刻金黄的油星子打着转儿,陈皮香混着鸭肉的醇厚直往鼻子里钻。我妈总说:”处暑喝鸭汤,秋裤都能晚穿半个月!”
关键诀窍:鸭子焯水后要用姜片干煸到表皮微焦,这样汤色更浓还不腻。怕寒的加两片当归,爱上火的扔把麦冬,咱中华美食的智慧全在这随机应变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