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作为广受人类和动物喜爱的食物,不仅美味可口,其健康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很多人希望通过食用酸奶增强免疫力,甚至预防甲流、新冠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这一想法并非空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为酸奶与抗感染的关联提供了有力支持。
呼吸道是人体最易发生感染的系统,上呼吸道(鼻、咽、喉)感染症状较轻,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感染则病情较重。若免疫系统能将病毒阻断在上呼吸道,1-2 周即可康复;一旦病毒侵入下呼吸道,虽经免疫作用可恢复,但组织修复需更长时间,若病毒侵入脑组织引发脑炎,康复周期则更长。我国每年因流感死亡人数超 8 万,新冠和甲流等病毒的肆虐更让人们对呼吸道感染充满担忧。

生命科学研究发现,共生微生物的丰度和位置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我国新冠预防指南也强调了益生菌的积极作用。2023 年 3 月《J Dairy Sci》发表的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揭示了活性益生菌酸奶对甲流病毒 H1N1 和新冠病毒 SARS-COV2 感染的影响。
细胞实验中,活性酸奶处理显著减少了 H1N1 在犬肾细胞(MDCK)和新冠病毒在猴肾上皮细胞(Vero E6)中的感染,初步证实了其抗病毒潜力。

在 C57BL/6 小鼠甲流感染试验中,25 只小鼠分为三组,酸奶组提前 2 周每天喂食 225 微升酸奶,感染 H1N1 后继续喂食 2 周。结果显示:感染组第 9 天存活率仅 50%,而酸奶组 14 天内仅 1 只死亡;酸奶组感染症状更轻,体重下降更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 IL-6 和 TNF-α 更低,抗炎因子 IL-10 更高;组织病理学得分显著低于感染组。这些结果表明,活性益生菌酸奶能显著改善 H1N1 感染,降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叙利亚金仓鼠的新冠病毒感染试验中,18 只仓鼠分为两组,酸奶组提前 3 周每天喂食 900 微升酸奶,感染后继续喂食一周。尽管改善效果未达显著水平,但酸奶干预组体重更稳定,病毒基因和组织病理指数更低,提示补充活性益生菌酸奶对预防新冠感染有一定益处。

这些研究结果与共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相符。人体共生微生物参与消化、免疫等多项生理功能,活性益生菌酸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黏膜免疫和先天免疫功能,进而影响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肠道与呼吸道并非孤立,“肠 – 肺轴” 的存在让肠道菌群状态能间接影响呼吸道健康。
当然,酸奶并非药物,其抗感染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实现的,效果因人而异。但研究表明,长期适量食用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确实可能增强对呼吸道病毒的抵抗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将酸奶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既能享受美味,又可能获得潜在的免疫益处,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健康选择。随着研究深入,酸奶在抗感染领域的价值或许会被进一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