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饮食干预为多动症改善带来新希望 科学调整见证显著成效

2025-08-18
早在 2004 年,Natasha Campbell-McBride 在《肠道与心理疾病》中就提出饮食干预可改善自闭症、多动症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尽管当时尚未明确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但已将注意力聚焦于食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今研究证实,饮食作为塑造肠道菌群的核心因素,通过科学调整可有效改善多动症症状,为患儿家庭带来振奋人心的成果。
2021 年 9 月《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发表的研究,验证了短期饮食调整对多动症的改善效果。该研究纳入 47 名 6-9 岁新诊断的多动症儿童,其中 18 人以多动 – 冲动为主,11 人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18 人表现为合并症状。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多动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经过 5 周饮食调整后,无论体重是否正常,参与儿童的多动指数、多动 / 冲动得分及学习问题均显著减少,体重和 BMI 也明显降低,肥胖和超重比例下降。
此次饮食调整的核心并非减少热量,而是优化食物种类:每日 3 顿主餐加 2 顿小吃,以低过敏性食物为主,包括米饭、土豆、鸡肉、肉类、生菜、胡萝卜等蔬菜,蚕豆、芸豆等豆类,以及苹果、梨等水果(或自制无糖果汁);用豆浆或米浆替代牛奶,禁止含麸质、鸡蛋、牛奶的食品,同时严格禁食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添加剂及高含量亚硫酸盐、水杨酸盐的食物,强调充足饮水。这种规避刺激性成分、选择天然食物的方案,为症状改善奠定了基础。
同年 10 月《Eur J Nutr》的随机对照试验则证实了得舒饮食(DASH)对多动症的积极影响。80 名多动症儿童被随机分为干预组(12 周得舒饮食)和对照组(常规饮食)。得舒饮食以大量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为特征,富含维生素 C,低盐且少单糖。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儿童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C 摄入量显著增加,康纳量表(ACS)得分无论父母还是教师评估均显著降低;强度和困难问卷(SDQ)多项子量表得分改善明显,包括多动分数、品行问题、情绪症状、同伴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等,仅 SNAP-IV 子量表改善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
两项研究虽采用不同饮食方案,但核心逻辑高度一致:减少可能诱发神经兴奋的成分(如人工添加剂、高糖、过敏原),增加天然、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蔬菜、水果、优质蛋白)。五周短期干预与十二周得舒饮食均取得显著成效,证明饮食干预无需复杂操作,通过合理搭配日常食材即可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饮食调整对不同症状类型的多动症儿童均有效,且不受性别、年龄、基线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限制。这为多动症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在药物和行为治疗之外,饮食可作为安全可控的辅助手段。规避含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增加天然食物摄入,不仅能改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核心症状,还能优化儿童体重、提升学习能力和社交表现。
随着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关联研究的深入,饮食干预的机制愈发清晰 —— 通过调节菌群平衡减少炎症反应、改善神经递质分泌,进而优化大脑功能。对于多动症儿童家庭而言,科学调整饮食不仅是改善症状的实用方法,更是低成本、易坚持的健康管理策略,为孩子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可能。

最新文章

嘲讽中医姑姑老古董,偷喝她的“桑葚水”半个月

推荐

 

阅读15680

连吃21天“银耳羹”后打脸了

中医

 

阅读16890

坚持吃“酒酿圆子”三个月,痛经消失了

中医

 

阅读14588

今年立秋不一般,有4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

中医

 

阅读15007

女人少吃绿豆,多吃5样,补足气血

中医

 

阅读1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