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自媒体翻出 3 年前一项动物研究大肆宣传,称小鼠肠道内的鼠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可能通过代谢色氨酸产生吲哚,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的芳香烃受体,从而促进胰腺导管腺癌发展。这让不少人陷入焦虑,担心喝酸奶、吃益生菌会增加癌症风险,甚至纠结于 “感冒与癌症” 的选择。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中更多的益生菌会增强免疫,提升抗感染、抗炎症和抗癌变能力,活性发酵乳制品对癌症还有积极预防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益生菌能增强癌症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2023 年针对乳腺癌的荟萃分析纳入 13 项研究、571 名参与者,发现益生菌干预后,参与者的 BMI、腰围、体脂率和水肿体积等降低,体重无显著改变。益生菌(乳酸杆菌 + 双歧杆菌 + 链球菌)联合益生元(低聚果糖)干预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含量,改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且联合干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益生菌。
在胃癌治疗中,2022 年的荟萃分析纳入 11 项研究、864 名参与者,显示益生菌在控制炎症水平、提高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方面优于营养补充,能降低 IL-6、TNF-α、CRP 等促炎因子水平,增加 CD4 + 和 CD8+ T 细胞数量,其中降低促炎因子水平的顺序为 IL-6>TNF-α>CRP,增加血清蛋白水平顺序为前白蛋白 > 白蛋白,增加 T 细胞数量顺序为 CD4+>CD8+。

对于肝胰胆癌患者,2022 年纳入 8 项研究、445 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发现,补充益生菌或合生元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2024 年 9 月针对癌症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研究纳入 12 项研究、1376 名参与者,显示益生菌给药显著降低严重和所有级别口腔黏膜炎风险,多菌株制剂比单菌株更有效,且无严重不良事件。
在胃肠道癌症术后护理中,2022 年纳入 21 项研究、1776 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表明,益生菌和合生元补充剂可缩短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降低腹胀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使术后肠梗阻风险降低 53%,而术后肠梗阻是胃肠道手术最常见并发症,目前缺乏有效预防治疗手段。

这些临床研究充分证明,益生菌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炎症、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大家无需因个别动物研究过度焦虑,应科学看待益生菌的健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