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里,不少人熬夜晚睡后索性不吃早餐,觉得这样能减肥,甚至有人称自己长期不吃早餐体重也没增长。但事实上,减肥并非 “少吃就行”,吃饭时间至关重要,不吃早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减不了肥,反而容易增肥。

多项研究已证实,不吃早餐的人更可能超重或肥胖。2020 年一项纳入 45 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横断面研究中,与每天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超重 / 肥胖风险增加 48%,中心性肥胖(腹部肥胖)风险增加 31%,且这种关联不受年龄影响,在儿童少年和成人中都十分显著。有人质疑这是因肥胖才不吃早餐,而纵向研究(对同一人群的长期追踪)结果同样印证了这一点:追踪 1-20 年后,不吃早餐的人超重 / 肥胖风险比吃早餐的人高 44%。
2023 年另一项针对儿童青少年的荟萃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该研究涉及 32 万名 2-20 岁人群,发现不吃早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风险升高 59%,且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更大。这说明,不吃早餐与肥胖的关联在成长阶段就已显现。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不吃早餐后体重确实减轻了,但问题在于衡量胖瘦的指标不止体重。对于身高稳定的成年人,腰围比体重更能反映肥胖情况,而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腰围更粗。2017 年日本对 4430 名工厂员工的 5 年追踪研究发现,与每天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 BMI 年增长速度更快,腰围以 0.246 厘米 / 年的速度增加;而不吃早餐对成年女性无减肥效果,腰围和 BMI 均无改善。
2024 年针对 48150 名中国成年人的 4 年追踪研究进一步指出,不吃早餐或晚餐晚吃这类不健康饮食习惯,与体重和腰围增加存在剂量依赖效应:有其中一种习惯的人体重每年增加 0.29 公斤,两种习惯都有的人体重每年增加 0.53 公斤,且这种影响在饮食质量差、BMI 偏高的人群,以及 60 岁以下无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为显著,不受性别和体育锻炼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吃早餐的习惯还会波及下一代。2018 年日本对 43663 名 1.5 岁儿童及其家庭的 10.5 年追踪发现,父母不吃早餐的孩子更可能养成不吃早餐的习惯,当父母双方都不吃早餐时,孩子不吃早餐的可能性最高。而不吃早餐的儿童超重风险增加 18%,肥胖风险更是增加 116%。
这些研究结果打破了 “不吃早餐能减肥” 的误区,长期不吃早餐不仅无法瘦身,还会增加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的风险,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想要健康减肥,与其跳过早餐,不如养成规律吃早餐的习惯,让合理饮食为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