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去粤菜师傅家蹭饭,看他随手蒸出的鸡肉能滴出琥珀色的汁水,我才恍然大悟——立秋后的蒸菜,既要留住夏天的鲜,又要藏住秋天的补。今天就把偷师来的三道家传蒸菜秘方,连带着那些”蒸”出来的养生门道,一股脑儿告诉你。
一、虫草花蒸鸡:贴秋膘不长胖的”作弊器”
闺蜜小林最近在减肥,天天啃黄瓜的样子活像只蔫兔子。昨天我去她家,端出一盘金灿灿的蒸鸡,她筷子刚碰到就惊叫:”这鸡皮会跳舞!”薄如蝉翼的鸡皮在筷尖颤颤巍巍,底下琥珀色的鸡汁正咕嘟咕嘟冒着泡——谁能想到这是道减肥餐?
虫草花就是个”戏精”,泡发后把土鸡汤的鲜味偷了个精光。我用的是童子鸡,斩件后用盐和生粉做个”马杀鸡”,腌半小时让它”睡个美容觉”。蒸的时候耍个小聪明:碗底垫几片生姜,鸡肉摆成开花状,虫草花像撒金粉似的铺满。水开后大火8分钟,关火再焖2分钟——多一秒都是对鲜嫩的背叛。
上个月体检,医生看着我的报告直挑眉:”贴秋膘还能掉秤?”嘿嘿,虫草花的膳食纤维遇水膨胀,骗过胃却不骗营养。现在我家每周吃三次,老公再也不抱怨减肥餐像吃草了。
二、鲳鱼干肉饼:咸鲜味的”脾胃修复剂”
老家寄来的鲳鱼干在柜子里躺了半年,直到上周末胃病发作才想起它。中医爷爷说过:”咸鱼就像老中医,越陈越能调脾胃。”将信将疑做了道鲳鱼干蒸肉饼,没想到吃完胃里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剁成米粒大小——千万别用绞肉机,那会破坏肌肉纤维的”活力”。鲳鱼干要提前泡2小时,撕成丝和肉糜摔打上劲。重点来了:加勺红薯淀粉,搅到肉馅开始”唱歌”(黏糊糊的噗嗤声)。铺平后中间按个窝,打颗鹌鹑蛋,蒸出来蛋黄金灿灿的像个小月亮。
记得第一次做给挑食的儿子吃,小家伙把盘子舔得能照镜子:”妈妈,这个肉饼会开花!”鲳鱼干的鲜味物质在蒸制时慢慢渗入肉饼,每一口都是海陆双鲜的狂欢。现在成了我家”胃不舒服”时的特效药,比喝粥管用多了。
三、蒜蓉豆豉蒸排骨:专治没食欲的”下饭核弹”
入秋后老爸总说吃饭没滋味,直到我祭出这道广东茶楼偷师的硬菜。排骨要选前排的”不见天”部位,泡血水后吸干水分——这是保证嫩滑的”作弊码”。豆豉和蒜蓉2:1的比例捣成泥,热油激香后拌进排骨,再来点”魔法粉”(其实就是玉米淀粉)。
蒸笼上汽后摆盘也有讲究:排骨平铺不要叠罗汉,碗底垫两片脆山药。大火12分钟出锅时,豆豉的酱香混着蒜香直往鼻子里钻,排骨上的油脂凝成晶莹的露珠。老爸就着这菜能吃两碗饭,还振振有词:”这是药膳!豆豉能化湿,蒜头能杀菌…”
上周邻居来蹭饭,看见排骨上的豆豉黑乎乎的直皱眉。我夹了块塞她嘴里,这姐们转身就跑去超市买排骨了。发酵豆豉产生的核苷酸是天然的味精,配上排骨的肌苷酸,鲜味能放大十倍——现在整栋楼都知道我家周四固定”蒸排骨日”了。
蒸锅里的养生哲学
看着蒸锅冒出的白雾,突然想起外婆的话:”蒸菜就像养孩子,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确实,比起煎炸的暴烈,蒸制更能守住食材的本真。那缕缕蒸汽带走的是油腻,留下的是营养与鲜味的公约数。
虫草花蒸鸡补气,鲳鱼干肉饼养胃,蒜蓉排骨开胃——一套蒸菜组合拳打下来,贴秋膘也能贴得理直气壮。最重要的是,当全家人围着一桌热气腾腾的蒸菜,连呵出的白气都带着幸福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