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奶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饮料店售卖的台式珍珠奶茶 —— 这种用植脂末、珍珠、食品添加剂制作的饮品,虽香甜可口、销量极高,却是针对大脑奖赏系统设计的超加工食品,仅有三十多年历史,并非所有奶茶都如此。从草原游牧民喝了几千年的蒙古奶茶,到英国的英式奶茶、香港的港式奶茶,不同奶茶差异巨大,健康与否关键看种类,选对喝法才能既享美味又护健康。

台式珍珠奶茶:偶尔自制解解馋
珍珠奶茶饱受争议,核心问题不是卫生,而是 “超加工属性”。奶味靠含反式脂肪酸、香精的植脂末调出,珍珠用淀粉加多种添加剂制成,果味依赖色素、香料和甜味剂,布丁、仙草等配料也满是添加剂,长期喝易成瘾且危害健康。市售奶茶粉、罐装瓶装奶茶同理,虽规避了卫生风险,却仍含大量添加剂,不宜常喝。
若实在想喝,建议自己动手:用红茶加纯牛奶做基底,自制粉圆或芋圆当珍珠,加入新鲜水果,加糖严格控制在每日 25 克以内。这种自制奶茶虽可能存在营养不均衡、热量超标的问题,但用的是新鲜食材,无额外添加剂,偶尔喝无危害,且复杂的制作过程能避免成瘾。

港式奶茶:控制糖脂摄入频率
港式奶茶以红茶、奶、糖为原料,为追求香甜口感,通常添加大量糖和脂肪,热量极高。想健康喝港式奶茶,关键在 “控”:优先选择用新鲜食材制作、可自主控制糖脂量的;设定饮用频率,比如每月不超过 2-3 次;若奶茶含除糖和奶脂外的其他调味成分,需减少饮用次数,成分越简单越健康。
蒙古奶茶:自制减盐更适配现代生活
蒙古奶茶、新疆奶茶等草原奶茶已有上千年饮用历史,是游牧民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传统蒙古奶茶用砖茶或普洱茶煮开,加奶、盐制成,常搭配炒米、奶豆腐、羊肉等当饭吃,热量和盐量适配传统游牧民的重体力需求。
但现代生活方式下,饮用需调整:牧民可减少盐和脂肪添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城市人群活动量低,可将其作为一餐的一部分,若作饮料或加餐务必适量。市售蒙古奶茶粉多含大量添加剂和过量盐,有健康隐患,建议在家自制,几十年坚持喝自制蒙古奶茶的人不在少数,既健康又能保留原味。
简易健康奶茶:懒人也能轻松做

若只是喜欢奶与茶交融的口感,有个懒人教程:用红茶、绿茶或乌龙茶等自己喜欢的茶叶,用热水冲泡后滤出茶汤,按个人口味加入纯牛奶或无糖酸奶,不加糖或仅加少量天然甜味剂(如少量蜂蜜),一杯简易健康的奶茶就做好了。这种做法无添加剂,食材简单,口感清爽,适合日常偶尔饮用。
总之,奶茶并非 “健康杀手”,关键看种类和喝法。避开超加工的台式珍珠奶茶,对港式奶茶控制频率和糖脂,蒙古奶茶优先自制减盐,日常喝简易版奶与茶的搭配,就能在享受奶茶风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