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养生-健康养生知识平台

潜藏于生活的健康隐形威胁

2025-08-20
近年来单位体检中,甲状腺结节、女性乳腺增生、男性脂肪肝或前列腺肥大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基因、微生物、食品安全等因素众说纷纭,但真正值得关注的隐形威胁是内分泌干扰物(EDCs,又称环境荷尔蒙)。这类物质广泛存在于生活中,与多种高发疾病密切相关。
内分泌干扰物是能模仿、阻断或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化学物质,目前已发现超过 1000 种,包括双酚 A、邻苯二甲酸盐、农药、汞、全氟化合物等。它们通过日常接触进入人体,损害内分泌系统功能,诱发生殖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也是适龄女性怀孕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体内分泌系统是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构成的复杂网络,通过激素调节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物过程,包括神经发育、生殖功能、代谢调节、衰老速度等。下丘脑作为中枢,通过垂体调控各腺体激素分泌,形成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甲状腺轴和性腺轴等,依靠负反馈机制维持稳态。甲状腺影响新陈代谢,肾上腺调节压力应对,胰腺调控血糖,卵巢和睾丸分泌性激素,肠道更是兼具消化、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合成大量神经递质影响情绪与认知。
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与激素相关肿瘤发病率上升直接相关。2020 年数据显示,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和第五的癌症,前列腺癌在男性中排名第二。中国已成为全球癌症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增病例占全球 23.7%。系统回顾研究发现,63% 的邻苯二甲酸盐、54% 的重金属、47% 的颗粒物和 46% 的杀虫剂具有致瘤作用。其中,重金属、全氟化合物与乳腺癌风险关联最大;杀虫剂、重金属等是前列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邻苯二甲酸盐、杀虫剂、重金属则与甲状腺癌密切相关,还涉及宫颈癌、睾丸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
除癌症外,内分泌干扰物还会引发青少年性早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流产、妊娠糖尿病,降低男性精子活性,破坏精子 DNA 完整性。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影响具有代际效应,父母暴露会增加孩子内分泌异常、神经发育障碍和免疫问题的风险。同时,它还可能诱发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加重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甚至诱发自闭症、多动症、帕金森症等神经精神疾病。
尽管不良饮食、久坐等生活因素也影响健康,但内分泌干扰物作为被忽略的环境风险,在多种疾病高发中扮演重要角色。认识其危害,减少日常接触,对保护内分泌系统健康、降低疾病风险至关重要

最新文章

消暑排毒,清热润燥舒服入秋

推荐

 

阅读12688

鸡鸭鱼肉靠边站,多吃这3种食物,排寒又补阳

推荐

 

阅读16302

这3种蔬菜帮你刮走多余油脂,清爽过秋!

中医

 

阅读16485

3种高锌食物得多吃,增强免疫,精力更旺盛

养生

 

阅读12813

3不吃指啥?进入末伏,要管住嘴!

中医

 

阅读17920